最近小编看到大家都在讨论沥青路面裂缝处理_浅谈沥青路面的裂缝类型及防治措施相关的事情,对此呢小编也是非常的感应兴趣,那么这件事究竟是怎么发生的呢?具体又是怎么回事呢?下面就是小编搜索到的关于沥青路面裂缝处理_浅谈沥青路面的裂缝类型及防治措施事件的相关信息,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
沥青路面裂缝的处理(沥青路面裂缝类型及防治措施的探讨)
(资料图片)
从横向裂缝、纵向裂缝、网状裂缝等方面介绍了沥青路面裂缝的成因及防治措施。为今后公路养护中裂缝的处理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沥青路面;裂缝;预防措施
裂缝有三种类型:纵向裂缝、横向裂缝和网状裂缝。裂缝主要是路基路面施工质量差、路面渗水、气温、交通条件等造成的。
横向裂纹分为加载裂纹和非加载裂纹两大类。荷载裂缝是由于路面设计不合理和施工质量差,或车辆超载,导致沥青路面或半刚性基层中的拉应力超过其疲劳强度;非荷载裂缝是横向裂缝的主要形式,有沥青路面温度收缩和基层反射裂缝两种情况。
纵向裂缝也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路基不均匀压实和路面不均匀沉降引起的。另一种情况,沥青路面采用框架铺筑时,两个接茬缝处理不好,在行车荷载作用下容易形成纵向裂缝,多见于半填半挖路基,主要由路基不均匀沉降引起。
1.沥青路面横向裂缝
横向裂缝是几乎垂直于路面中心线的裂缝。起初,大多数裂缝出现在路面两侧的硬路肩上,逐渐发展并贯穿整个路面宽度。贯穿裂缝沿路面均匀分布。
1.1横向裂纹的原因
(1)施工缝处理不当,接缝不严密,结合不良。(2)沥青不符合当地气候条件和服务质量标准,导致沥青路面的温度收缩或温度疲劳应力(应变)大于沥青混合料的抗拉强度(应变)。(3)半刚性基层收缩裂缝的反射缝。(4)桥梁、涵洞或通道两侧填土时发生固结或地基沉降。
1.2横向裂缝的预防措施
(1)基层开裂引起的反射裂缝和沥青混凝土温度收缩引起的横向裂缝,宽度较小的裂缝可不处理,宽度在3mm以上的可刷净,用压缩空空气吹净灰尘后,用热沥青或乳化沥青封闭裂缝。
如缝宽大于5mm,可将缝处杂物清除,或沿缝开槽后,用压缩空气体吹净,用砂子或细粒热拌沥青混合料填实,用烙铁封口。
(2)充分压实横向接缝。实时压路机放在压实的横幅上,钢轮伸入新摊铺层15cm,每压一次向新摊铺层移动15-20cm,直到所有压路机都在新摊铺层内,然后纵向碾压。
(3)按照《沥青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要求,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道路等级选择合适的沥青类型,以减少或消除沥青层上的收缩裂缝。
2.沥青路面纵向裂缝
纵向裂缝是由地基和填土不可避免的横向不均匀性引起的,尤其是在旧路基加宽段。由于土台阶处理不规范,分层填筑厚度和压实度控制不严,特别是在地表水入渗的情况下,这些路段往往是纵向裂缝的高发区。纵向裂缝一般有两种:一种主要发生在紧急停车带或路肩上,其形状沿路肩边缘逐渐向内扩展,呈月牙形。这种裂缝容易使路基滑移,非常危险;另一种发生在车道上,多呈纵向条状,裂缝两端不延伸至路堤边缘。
2.1纵向裂缝的原因
(1)地基原因:部分路段位于低洼丘陵和河谷地带,地基土天然含水量高,设计和施工时未进行处理。高填方后,由于地基承载力的差异,产生不均匀沉降,导致路面纵向开裂。(2)路基施工原因:如果路基施工时天气干燥,局部路堤填料土块碾压不够,路基压实不均匀,受结构长度限制,路基边缘不能在埋地结构处碾压过宽,导致路基边缘压实不足,或混合料摊铺时纵向施工搭接质量不好,就会产生纵向裂缝。(3)中隔墙、路面、边坡渗水,浸水后会降低局部路基的承载力。在动、静荷载的作用下,路基滑动产生裂缝。另外,如果填料是弱膨胀土,施工时如果不处理,渗水后含水量会发生变化,也会导致裂缝。防止纵向裂缝的主要措施是处理好地基。如果路基填筑良好,分层压实,路基会尽可能均匀,特别是如果提前采取措施防止地表水渗入地基,纵向裂缝的数量可以大大减少,纵向裂缝出现的时间可以明显推迟。
2.2纵向裂缝的预防措施
(1)对于宽度小于3mm的裂缝,不需要进行处理。对于宽度大于3mm小于5mm的纵向裂缝,可将裂缝扫净,用压缩空气体吹起灰尘后,用热沥青或乳化沥青封闭。(2)如果纵缝进一步发展,边缘被啃咬交错,裂缝宽于5mm,则需铣上层和中层(铣宽为裂缝两侧各1m),填平裂缝,沿纵缝铺设玻璃格栅,铺中间层,然后沿纵向每隔5m在中间层设置1.2m宽的玻璃格栅,最后铺上层。(3)对于尚未稳定的纵向裂缝,应根据裂缝产生的原因,采取排水、边坡加固等措施,使裂缝稳定,不再继续发展。(4)整条道路应一次铺筑完成。如分格摊铺时,前后分格要紧跟,避免前摊铺分格混合料冷却后再进行后半摊铺,以保证热接缝。(5)加宽路段的基层厚度和材料必须与旧路面一致,或略厚。土壤基础应密实稳定。在铺筑沥青路面之前,旧路面的侧壁应涂上0.3-0.6公斤/米的粘层沥青。沥青表面应充分压实。新的路面接缝应该用热熨斗熨平。
3.沥青路面网状裂缝
由于水渗入表层,停留在表层下部与下部的界面上,在长期行车荷载作用下,沥青膜开始从表层底部剥离,并逐渐向上扩展。随着下部大量碎石中沥青的剥离,沥青混凝土失去强度,造成 *** 开裂变形。
网状裂纹是一系列交错的疲劳裂纹,它们形成多边形碎片的 *** 。其初始形态是沿轮迹带出现一条或多条平行的纵缝,然后纵缝之间出现水平和倾斜的连接缝,形成缝网。
3.1 *** 裂缝形成的原因
(1)路面结构存在软弱层或泥灰层,颗粒层松散,水稳定性差。(2)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质量差,延度低,抗裂性差。(3)沥青层厚度不足,层间粘结不良,水的渗透加速裂缝的形成。(4)沥青老化和汽车严重超载造成基层疲劳破坏,也是沥青路面网状裂缝形成的重要原因。
3.2 *** 裂缝的预防措施
(1)铺筑沥青面层前,应仔细检查下层,及时清除泥灰,并对软弱层进行处理,以保证下层的稳定,并喷洒0.3-0.6kg/m的粘层沥青。
(2)原材料和混合料的质量应严格按照《沥青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要求进行选择、拌和和施工。(3)每层沥青路面应满足最小施工厚度的要求,以保证上下层之间的良好连接;并从施工设计和养护上采取有效措施,排除雨后结构层积水。(4)路面结构设计应做好交通量调查和预测工作,使路面结构组合和整体强度在设计使用年限内满 *** 通荷载要求。
4.结论
根据以上对沥青路面裂缝成因的分析,主要从建筑材料、设计、施工、养护、交通管理等方面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精心设计、合理确定沥青路面结构,做好复杂地形的地质勘察工作。特别要注意加固地基,防止因地基软弱而产生不均匀沉降,并用合格的填料填筑路基,保证路基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