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这段时间总有小伙伴问小编聚美优品上不去_聚美优品现在怎么样了是什么,小编为此在网上搜寻了一些有关于聚美优品上不去_聚美优品现在怎么样了的知识送给大家,希望能解答各位小伙伴的疑惑。

聚美优品起不来(聚美优品现在怎么样)

江湖还在,侠客变了。现在国内电商竞争异常激烈。阿里巴巴根深蒂固,JD.COM商城蒸蒸日上,拼多多来势汹汹,曾经的“ *** 名人”聚美优品的市场份额却在逐年下滑。在资本市场上,2015年赴美上市的聚美优品股价一直跌停不休,最新市值仅为上市之初的1/10。


(资料图)

焦点:聚美优品私有化

据多家媒体报道,聚美优品1月11日收到以聚美集团董事长、首席执行官兼首席财务官陈欧为代表的买方集团的私有化要约,拟以每股美国存托凭证(ADS)20美元的价格购买买方集团尚未持有的股份,较前一交易日收盘价上涨14.74%。如果交易达成,聚美优品将从纽交所退市,成为陈欧的一家私人公司。

聚美优品的私有化价格似乎和当时上市时22美元的发行价相差无几。但因为聚美优品此前进行过股份合并,所以1张美国存托凭证代表1股A类普通股,1张美国存托凭证代表10股A类普通股。聚美优品就是这样提高股价的。每股20美元的私有化价格相当于合资前的每股2美元,仅为之一次私有化股价的28.5%。

其实聚美优品私有化已经不是之一次了。早在2016年,上市仅22个月的聚美优品就收到了来自陈欧、产品副总裁戴雨森以及股东的私有化提议,计划以每股美国存托凭证7美元的价格收购聚美优品股份。当时聚美优品风光登陆资本市场时,IPO价格为22美元,7美元的私有化价格不到IPO的三分之一,得到了小股东的支持。最后,这次私有化以失败告终。

发展溯源:从 *** 名人广告到赴美上市

聚美优品成立于2010年3月。是一家以美妆为主,涵盖服饰、美食、奢侈品、母婴等的综合性电商平台。这家公司的名气更多来自创始人陈欧之流。

陈欧出生于四川中江县。十几岁时,他在数学方面表现出了巨大的天赋,并赢得了许多奥林匹克奖。16岁考入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并获得全额奖学金。大学毕业后,他在美国和欧洲创业。最终,他决定回国创业,并得到了真正的天使投资人许小平的青睐。

回国后,陈欧发现中国大多数女性消费者对网上化妆品购买信心不足,网上化妆品行业没有真正的领导者。化妆品是新世界。他总结了三个“可行条件”。首先,电子商务在中国发展迅速是不争的事实。其次,化妆品需求量很大,但市场上没有可信的化妆品网站。最后,做这个别的男人都不好意思做的行业,给了他们机会。

2010年3月31日,Tuanmei.com作为国内首家专业女性团购网站正式上线。9月9日,Tuanmei.com更名为聚美优品,成为国内领先的女性时尚限时折扣购物平台。

2011年3月,聚美优品已经在电商圈小有名气。成立不到一年,总销售额突破1.5亿,还获得红杉资本数千万美元投资。

如果说数千万美元的投资让聚美优品一举成名,那么陈欧的一则广告则让聚美优品彻底出名。2012年,一则“我为自己代言”的广告刷爆 *** ,成功将聚美优品推向大众。广告中的九句台词被网友命名为“陈欧Style”,陈欧迅速走红,微博粉丝超过150万。“ *** 名人”创业者与聚美优品的绑定形式,让人们之一次认识到流量在商业运营中的强大力量。

2013年,聚美优品年销售额达到29.45亿元。于是,陈欧趁热打铁,带领聚美优品冲击IPO。2014年5月16日,聚美优品正式在纽交所上市。开盘价27.25美元,收盘价24.18美元,较发行价22美元上涨近10%。

从在《 *** 名人》做广告,到赴美上市,陈欧成为纽交所历史上最年轻的中国CEO,在2014胡润IT富豪榜上排名第16位。此时,陈欧和他的聚美优品正兴高采烈。

分析:聚美优品走下神坛的三大因素。

2020年初,陈欧更新微博,“新年快乐!新的10年一定会更好,对吗?”然而此时的聚美优品早已跌下神坛,失去了往日的辉煌。

截至2020年1月10日,聚美优品收盘价为17.43美元,较前一交易日下跌5.78%。总市值仅为2.07亿美元,比公司更高市值57.8亿美元低96%。

聚美优品的衰落,有其自身的战略失误,也有外部竞争环境的压力。有三个主要原因:

1、假货风波,失去口碑

其实早在2013年就有用户反映使用聚美优品化妆品后脸部过敏,怀疑是假货。对此,聚美优品给出的解释是,个人肤质不同。但此后,网上不断有用户发声,质疑在聚美优品买到假货。

为了维护聚美优品的正面形象,陈欧不惜在其微博上与网友掐架,称如果在聚美优品上买到假货,经核实,愿意赔偿一百万元。陈欧此举看似光明正大,证明了聚美优品绝对没有假货,但显然太狠了,网友并不买账。

接下来,现实“打脸”。国际化妆品品牌娇兰、兰蔻等一线品牌纷纷发表声明,称从未与聚美优品合作。更糟糕的是,2014年7月,一家名为彭懿恒业的供应商被曝出假冒大牌产品并在各平台销售,聚美优品赫然在列。

真锤落地,聚美优品形象大损,声誉全无。股价暴跌。2014年12月底,聚美优品股价不到13美元,较22美元的发行价几乎跌了一半。该公司市值仅为13亿美元,高于历史峰值57.8亿美元,近45亿美元已蒸发。

2.竞争对手的崛起和外部压力。

除了不可避免的内部因素,越来越激烈的外部环境也让聚美优品的运营越来越艰难。九龙仓、小红书、蜜芽、菠萝蜜等跨境垂直电商平台的迅速崛起,天猫国际、JD.COM全球购、网易考拉、亚马逊海外购等综合平台的全面发力,有力挤压了聚美优品的生存空。

在电商的夹击下,聚美优品越来越难做。数据显示,2016-2018年,聚美优品活跃客户数分别为1540万、1510万和1070万;新增客户数分别为900万、890万和610万。此外,在聚美优品中,回购用户产生的订单占总订单量的比例持续下降。2018年,这一数字已降至87.9%,较2017年的90.8%下降了2.9个百分点。

同时,没有聚美优品线下门店的痕迹。2016年底,聚美在北京开设的之一家聚美千店退出市场;2018年,王府井陶慧新天购物中心改造时,一楼的聚美王府井店被撤。此后,聚美优品并未公布新店开业的通知。

3.在成为大树之前,先多元化。

聚美优品的失败也与聚美优品在成为大树品牌之前的多元化品牌经营有关。2017年,风光不再的聚美优品开始尝试跨界转型,但目前危机四伏的被迫转型显得有些绝望。在投资了母婴电商平台宝宝树之后,聚美优品变得越来越跨界。尝试投资入股充电宝街电后,进入智能家居领域制造空气体净化器,还成立了影视公司聚美影视,开拍电视剧。聚美优品的脑洞越来越大,实际效果却良莠不齐。

陈欧的频繁跨界不仅受到大股东的质疑,也影响着公司内部的变化。聚美优品高管团队陷入动荡。刘辉离职后,戴雨森也离开了工作了八年的聚美优品。现在只剩下陈欧一个人在唱独角戏。此外,高萌、聚美优品联席首席财务官郑等人也已离职。

竞争是残酷的,任何企业、任何人都有可能从天堂坠入地狱。聚美优品的没落已成定局。这次私有化会有什么影响,结果会怎样?我们只能拭目以待。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