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城起势,荔南人才合作再上新台阶!

6月6日,广州市荔湾区、佛山市南海区举行共建“荔湾—南海人才高质量发展合作区”启动仪式,两区将围绕身份互认、平台互通、交流互动、队伍共育、引智共办、服务共享六大方面展开合作,携手共建聚才“强磁场”,力争到2025年底打造成为省内乃至国内具有影响力的区域人才合作品牌。

荔湾南海在全省率先共建“人才高质量发展合作区”,是推进广佛全域同城化、共建大湾区广佛极点的主动之为。会上,南海区委书记顾耀辉诚邀各路英才走进荔南、兴业荔南、扎根荔南,共享区域高质量发展的新机遇、新未来,开启一场与荔南共同成长、彼此成就的“相向奔赴”。


(资料图片)

/战略互融/

夯实人才区域合作基础

人才是区域高质量发展的第一资源。地处粤港澳大湾区广佛极点核心区的荔湾和南海,作为广佛共建“1+4”高质量融合发展试验区,海纳百川,求贤若渴。地缘相近、人文相通的荔南两区,从官方到民间一直保持着良好的交流互动。

特别是2009年广佛同城建设启动以来,两区一直担当着“排头兵”角色,在产业协同、环保共治、服务通办、人才交流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探索。

2016年,荔湾、南海签订区域人才合作框架协议,携手构建人才发展大格局。2021年,《广佛人才全域同城化合作协议》签署,两市提出共建“广佛制造业人才走廊”,在人才政策对接、开展招才引智活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人才平台资源共享等方面加强合作。去年,《广佛全域同城化“十四五”发展规划》发布,把“广佛同城”推向“广佛全域同城”。

潮涌大湾区,共饮珠江水。如今的荔湾和南海,交通设施互联互通、城市配套日益完善、科创要素加速流动、政务服务高效便捷,推动区域人才高质量协同发展正当其时、大有可为。

6月6日,在广佛两地区域人才合作框架的基础上,荔南两区签订《广州市荔湾区佛山市南海区共建“荔湾—南海人才高质量发展合作区”框架协议(2023-2025年)》,推动荔南人才合作从1.0版本向2.0版本迭代升级。

框架协议提出共建“人才高质量发展合作区”的总目标,明确到2023年底,初步建立“荔湾—南海人才高质量发展合作区”实践样板,到2025年底,打造省内乃至国内具有影响力的区域人才合作品牌,推动两地人才资源、创新要素实现共商、共建、共管、共享、共赢。

“荔湾和南海同处大湾区核心位置,自古人杰地灵、人才辈出,各类人才在两地之间交往交流十分密切。”荔湾区委书记刘晨辉指出,荔南合作共建“人才高质量发展合作区”,将更好促进人才身份互认、优惠政策共享、人才交流互动和科研项目合作,进一步激发职能部门用人主体开展人才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优化两地人才发展生态,为广大人才逐梦大湾区、圆梦大湾区提供更多的便利。

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穗港澳区域发展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导张光南认为,广州荔湾、佛山南海通过双城联动、优势互补、共同招才引智,起到了先行示范效果。在清华大学文创院原副院长、西樵山书院执行院长殷秩松看来,荔湾南海都是岭南广府文化核心起源区,同城、同文、同人,两地人才在深厚的文化积淀下,将会产生更大的化学效应。

/六大品牌/

强化广佛全域同城化人才支撑

仪式上发布了两地区域人才合作六大品牌。未来,荔湾、南海将围绕身份互认、平台互通、交流互动、队伍共育、引智共办、服务共享等六大方面展开深入合作,持续提升两地人才的归属感、获得感和满足感,全力强化广佛全域同城化人才支撑。

跨区域人才互认是人才一体化发展的趋势之一。人才身份互认、人才服务共享,是本次荔南人才合作互促共融的一大亮点。两区提出探索建立两地人才互认信息库,推动荔湾区英才卡与南海区优粤佛山卡服务项目互认;探索建立人才项目申报查重机制,推动建立两地人才诚信清单,为人才在两地间顺畅流动、良性互动提供便利。

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两区将在平台互通上下功夫,鼓励两地人才、企业与相关机构在智能制造、生物医药、文化创意等领域开展合作,相互邀请参加青年创新创业大赛、项目洽谈会、投资对接活动等,推动举办两地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活动,唱好区域人才赋能增效“重头戏”。

此外,为密切两地人才交流互动,荔湾与南海将联合举办研修班、联谊沙龙、文体赛事等活动,特别加强青年人才互动,不断促进人才、技术、资金等创新要素流动,激活高质量发展活力。

同时,两区打出“队伍共育+引智共办”组合拳。一方面,建立高技能人才、文化人才和青年人才的共同培养机制,加强两地人才的学习交流、技能培养、职业教育;另一方面,共创联合引才品牌,举办人才合作年会,定期交流人才供求信息,轮流或联合举办人才招聘会。

两区以人才服务共享为落脚点,通过深化区域人才合作全面优化人才生态,探索建立政务服务跨城通办机制,共建人才服务联盟,为各类人才提供诊疗绿色通道、景点游览优惠、商家折扣优惠等服务,打造“荔南人才之家”,建立荔南人才载体俱乐部,不断营造近悦远来的良好区域人才环境。

“在广州荔湾和佛山南海两地往来的工作生活经历,让我深刻感受到荔南两地对人才的重视,享受到了两地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住房安居、子女教育等方面对人才的全方位支持与照顾。”会上,南海区人才代表、国家高层次人才、广州医科大学再生医学与3D打印转化研究中心主任、瑞程医学科技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张智勇分享了在荔南创新创业、安家生活的经历。

/区域流动/

以人才“关键变量”撬动发展“最大增量”

蓝图已经绘就,关键在于落实。

南海区委组织部副部长邹冠飞表示,两区希望将人才合作从握手变成拥抱,“南海与荔湾加深人才合作是第一步,未来希望有更多城市、更多区域与我们牵手、合作。”

合作区的共建向两地人才释放出众多利好,也更好地吸引集聚大湾区英才。作为南海的人才代表,国家级非遗文化项目南海区咏春传承人、叶问入室弟子董崇华十分期待此次荔南人才合作,“接下来我们将和荔湾开展更多的武术交流活动,加深两地的文化交流。”

南海是制造业大区,荔湾则提出大力发展以现代都市工业为重点、生产性服务业和商贸业共同发展的实体经济。两地的产业体系存在着很强的互补性。

刘晨辉表示,希望以本次人才合作为抓手,通过产业人才的交流互动,促进产业体系的优势互补,进一步推动知识、技术、资金等要素互联互通,推动两区在产业发展上深度融合,互利共赢。

顾耀辉谈到,南海将以此为新起点,与荔湾紧密联系、携手努力,加快推进广佛湾建设,在科创、产业、人文等方面开展更广领域、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合作,为两地人才弄潮竞帆、大展宏图创造更优良的环境、提供更广阔的舞台。

未来,荔湾、南海将深化开展多层次、宽领域、全方位的区域人才合作,以人才“关键变量”,撬动发展“最大增量”,奋力开创区域人才创新融合发展新模式。

六大工作品牌

人才身份互认

●探索建立两地人才互认信息库,将荔湾区英才卡与南海区优粤佛山卡服务项目进行互认,逐步实现人才政策对标、身份互认、服务共享。

●探索建立人才项目申报查重及通报处理机制,建立两地人才诚信清单。

人才平台互通

●建立两地招商引智信息交流机制,成立“荔南人才载体俱乐部”。

●鼓励两地人才、企业、相关机构合作开展多领域课题研究、科研项目合作。

●定期互邀参加青年创新创业大赛、项目洽谈会等人才活动,举办两地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活动。

人才交流互动

●联合举办联谊互访、沙龙、文体赛事等人才活动。

●组织同领域、同行业、同类别的人才集中开展研修活动。

●每年6至9月开展荔南青年人才实习见习行动。

●举办荔南青年企业家互访研学活动。

人才队伍共育

●面向急需紧缺人才、高技能人才、非遗人才和青年人才,通过举办专题讲座、技能培训班、远程职业教育等活动,多形式开展人才培育。

●不定期举办或互邀参加发展论坛、交流研讨、行业峰会等。

●探索搭建两地非遗传承人培养平台。

招才引智共办

●联合举办人才合作年会,加强项目对接、人才招引。

●建立人才信息交换和发布机制,定期交流人才供求信息,轮流或联合举办人才招聘会。

人才服务共享

●探索建立政务服务跨城通办机制。

●共建人才服务联盟,为人才提供两地诊疗绿色通道、景点游览优惠、商家折扣优惠等。

●依托区、街(镇)两级党群服务中心,打造“荔南人才之家”。

统筹/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 付艳霞

文/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 柯凌娜 黄婷 通讯员/基石

图/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 黄永程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