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封面新闻记者 代睿

6月29日,生态环境部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生态环境执法局局长赵群英在回答封面新闻记者提问时表示,今年大气污染防治监督帮扶将按照精准、科学、依法治污总要求,聚焦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等重点区域,聚焦钢铁、焦化、石化、化工等重点行业,确保攻坚战任务落地见效。

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执法局局长赵群英。封面新闻记者代睿摄影

今年以来,全国多地空气环境质量有所下降,PM2.5等主要空气污染物出现同比上升。6月19日,生态环境部通报1—5月全国环境空气质量状况,全国33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平均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82.0%,同比下降3.1个百分点;平均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比例为3.0%,同比上升1.6个百分点;PM2.5平均浓度为38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8.6%;PM10平均浓度为67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13.6%。

会上,封面新闻记者提问——上半年全国多地出现空气质量反弹的情况,大气污染防治形势不容乐观。据了解,近几年生态环境部针对重点区域空气质量改善一直在开展监督帮扶工作。面对这样的形势,今年监督帮扶工作的重点是什么?

“打赢打好蓝天保卫战是非常重要的一项任务。”赵群英表示,生态环境部对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这一决策部署高度重视、坚决贯彻落实。自2017年以来,生态环境部连续开展重点区域空气质量的监督帮扶工作,从最初的京津冀及周边,拓展到汾渭平原,后来又扩展到长三角区域。

赵群英透露,今年将采取“线上+线下”两个战场同步发力。线下战场,就是发挥专业执法人员的技术优势,持续对重点地区传导压力。针对重点地区城市特点或者说污染行业的特点,生态环境部从全国抽调人员,对照执法技术专长,了解生产的工艺、污染治理设施的运行。这些执法骨干人员擅长自动监测方面的技术,由他们组成监督帮扶专业组,开展现场监督帮扶工作。

另一方面,线上开展远程监督帮扶,压实地方责任。优化部、省、市三级联动机制,充分调动地方的工作主观能动性。生态环境部从去年开始,通过建立一体化环境问题发现机制,通过充分运用卫星遥感、污染源自动监控、企业用电用能等,结合排污许可、信访举报等管理信息,通过大数据分析来精准发现问题企业。在此期间,生态环境部还安排专业组跟踪问效,防止线索推到地方后检查不实、虚假整改,进一步压实地方责任。

赵群英介绍,今年生态环境部已抽调1900多人次,开展8轮次监督帮扶,检查企业8700多家,发现各类问题2.8万个。其中,弄虚作假、逃避监管、超标排污等突出问题3700多个。生态环境部通过清单管理,拉条挂帐,交办地方整改,同时后续抽查地方整改情况,检查企业是否整改到位,形成工作闭环。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