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您好,我是‘京东客服’,您的京东金条未注销,不注销将会影响您的个人征信。”接到这样的电话,你是不是也原地蒙圈,然后按照“京东客服”的指点进行操作?千万别信,小心这些“贴心客服”有诈!

近年来,名目繁多的网购模式方便了大家生活,而网络消费打白条这种消费方式,不仅实现超前消费,还被不法分子嗅到了“商机”。近期,不少市民反映称,最近频繁接到自称“京东金条”客服、“微粒贷”客服的诈骗电话,有不少市民信以为真,上当受骗。

案例一:2022年12月10日,市民杨某接到自称“京东客服”的电话,告知他需将京东个人账户进行取消,才不会影响其个人征信,随后该“客服”又以短信形式向杨某告知,杨某信以为真,开始按照该“客服”的引导一步步进行操作,下载了视频会议软件,再从其绑定的信用卡上借款4.9999万元,加上杨某自己的7万元,总计12万元转账至对方的银行账户上。随后,该“客服”还要杨某继续操作借款8万元转账,杨某才警觉不对劲,遂向公安机关报案。经过警方多方侦查,最终帮助杨某追回4万元损失。

案例二:2022年12月23日,市民赵某收到了民生银行关于网上贷款的短信,他点进短信里的链接,下载了“民生E贷”APP,申请了5万元额度贷款,但系统提示其贷款被冻结,需联系“客服”解冻。于是赵某又在软件内联系“客服”,并根据“客服”提示又下载了另一软件,并先后转账2.5万元、7.5万元、7.5万元、1.5万元,共计19万元到对方指定账户用于解封账户,直至赵某没钱可转时联系“客服”退钱,对方不肯退钱,杨某才意识到被骗,遂报警。经过警方多方调查取证,最终帮助赵某追回9.5万元损失。

记者从州公安局反诈中心了解到,从今年3月统计数据看,我州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多发类型主要有五类,其中冒充电商物流客服类案件占比最高,达到24.39%。其次为刷单返利类22.93%;冒充公检法及政府机关类16.59%;虚拟投资理财、博彩类7.31%;贷款、代办信用卡类6.34%。

数据还显示,我州电信网络诈骗受害人群中,31岁至40岁群体占比最高,达36.59%。其次为21岁至30岁,29.76%;41岁至50岁,20.49%。受骗人群中,女性占比51.71%,略高于男性。

州公安局反诈中心民警向记者介绍了冒充电商客服这一类电信网络诈骗的特点,首先不法分子会以受害人京东金条、白条,支付宝花呗、借呗利率高于国家规定,或以受害人在学生时期用过校园贷、京东金融等平台的账号为学生身份,不符合国家规定需要注销账号等理由,谎称需要下调利率、关闭账号,消除对个人征信的影响。引导受害人下载视频会议软件,通过屏幕共享功能监控受害人手。并发送链接让受害人进入假冒的中间网站,引导受害人查询个人征信,利用在线客服,并发送假冒的工作证、征信证明取信于事主。再以“受害人关联多个贷款平台需要清空额度”为由诱骗事主到多个平台贷款,以“验证资金需要先将到账钱款转到所谓‘银监会监管账户’”为由引导受害人转账。

对此,州公安局反诈中心民警提醒广大市民,在日常工作生活中要牢记“三不一多”原则,即陌生来电不轻信、未知链接不点击、个人信息不透露、转账汇款多核实。不轻信自称正规平台客服的电话,一旦提到“屏幕共享”“转账汇款”“提供验证码”等字眼,务必提高警惕,不轻易提供个人信息或转账;凡是接到自称电商物流客服的电话,一定不要轻信、更不要转账汇款,要通过正规渠道获取官方电话核实,不要下载陌生APP,不要给任何陌生账户转账,天上掉馅饼的事情不会发生,请大家千万要提高警惕。需要强调的是,96110的来电一定要及时接听。同时,请广大民众不要因利益诱惑参与违法犯罪活动,成为电信网络诈骗的帮凶。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