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淄博烧烤太火了。过去声名不显的淄博,一眨眼成了三四线城市中的顶流。
随着城市爆火,淄博的楼市在近期,也突然亢奋,迎来了一波成交热潮。
根据易居发布的《2023年4月的50城新房成交预测报告》,2023年1月1日-4月16日,淄博全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套数为10417套,成交面积133万平方米,与2022年同期相比,成交套数和成交面积,分别同比增长75%和77%!
(资料图片)
淄博成为今年前4个月,三四线城市中楼市最热的城市,没有之一。
烧烤火,咱们地产人不关心,毕竟五一可能要加班。但是一阵烧烤热,能把楼市带活,这地产人就坐不住了。
根据分析,淄博这一波的购房成交,其实依然是以内生性的需求为主,也就是本地客户购房。
之所以楼市暴走和烧烤热高度重合,一部分原因和其他成交回暖的城市一样,是政策宽松和需求积累,带来的小阳春。另一部分原因,则是网络爆火之后,城市名片打响,客观上提升了置业信心和置业能力。因为人流聚集,本身就有巨大的经济效益。
淄博的这次烧烤热,就类似一次规模庞大、持续时间超长的“烧烤美食节”。
而会展业具有1:9的产业带动效应和乘数效应,也就是如果一次会展的直接收入为1,对餐饮、交通、旅游、酒店等相关产业的带动本地收入为9。简单理解就是,有人流量,就有一切。
这也是越来越多城市,开始加入到“网红城市”竞争中来的原因。城市营销也因此成了当前的一门显学,各个城市的文旅局长卷起来了,宣传部长卷起来了,对开发商来说,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机会。
图片:各地文旅局长纷纷“应战”,亲自下场推介带货
大分化时代
城市竞争越来越激烈
之前说过很多次,现在房地产行业最显著的一个特征,就是:城市高度分化。
而城市分化的背后,其实就是供需关系的分化,人口净流入的城市需求相对旺盛,房地产的市场空间就更大。而影响人口流入还是流出的因素,除了经济水平、产业结构这些硬指标,城市魅力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软性指标。
从去年的人口流动数据来看,全国范围内都出现了一波人口回流:从一线城市流向二线省会城市,从东南沿海流向中西部省会城市。
其中,人口增量排名第一的城市,是网红城市长沙。长沙在营销和传媒文化上的优势,让长沙近些年在新媒体上的城市营销保持着很高的声量,成为近几年旅游和一线撤退的重要目的地。
三八妇女节有“粉红斑马线”、“粉红地铁专列”、“粉红公交”、“粉红出租车顶”、湘江两岸粉红灯光秀;七夕节一些红绿灯,从圆形变成爱心形……一系列事件营销在社交平台的广泛传播,很大程度上唤醒了市民的归属感。
如今风头无两的成都,更是国内城市营销的鼻祖,靠着“成都,一座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最幸福城市”,把成都“休闲”、“巴适”的标签,嵌进了全国人民的心里。
而2000年前后,《新周刊》生造出的“第四城”概念,更是成为“中国城市营销的经典案例”,让成都走上人造网红城市的捷径。
这两年在互联网上“新一线第一城”概念的广泛传播,又一路把成都的城市地位拉升到了新的高度。2017年《第一财经》发布的《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中,成都勇夺第一,然后一直到今年,都是第一。
这让成都产业形象开始受到关注。生活舒适、产业发达,直接让成都成为了“北上广深”的平替,成为了大量在一线城市漂泊的年轻人心中的梦想乌托邦。
而事实上,这个榜单的运作方是由成都传媒集团的子公司100%控股,这就和房企打榜各种排行榜的思路很一致了,通过品牌营销做大影响力,吸引关注度,从而吸引资金、人才和产业资源。
可以发现,如今在城市竞争中占优势地位的城市,除了本身的产业、文化禀赋之外,城市营销力都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例如,洛阳今年的牡丹文化节,依靠“汉服经济”火爆出圈。“着华服免费入园”的政策,彻底激活了社交流量。甚至连洛阳博物馆内都设立了单独的汉服换装室。
淄博爆火,邻居潍坊也抓住机会去“拓客”。文旅局长亲自现身淄博烧烤摊,给游客送风筝和特产,给自家的“潍坊风筝节”做宣传,喊游客到潍坊去玩。这一波“蹭热度”的玩法,营销高手也直呼内行。
图片:近期,社交媒体上,集中涌现海量的城市营销内容。背后都有官方的积极推动。
各个城市文旅花样百出的内卷,看上去是为了抓住疫情放开之后的报复性旅游机会,实际上,背后有更深层的逻辑。
一是我国经济从“出口”转向“内需”,从生产型经济向消费型经济转型。过去地方政府,往往是想尽办法招商引资,引进工厂到本地来生产,提供就业机会和税收。现在则要想尽办法引进消费群体,用消费来带动生产,带动本地经济发展。
二是产业增长点,从“制造业”向“服务业”转移。一季度的经济数据,可以明显看出,当前国内工业品消费非常低迷,工厂盈利能力减弱。而另一方面,服务性需求却爆发出巨大的增长点。
这一上一下之间,是城市经济结构的变化,也让一批城市的发展潜力,出现了新的排序。
这一变化,对于开发商来说,意味着新的投资研判逻辑,也意味着新的业务机会点。
城市营销+体验经济
也需要开发商的深度参与
城市营销,就是通过市场营销的手段,对城市的资源进行整合、策划、运用,从而塑造城市品牌,吸纳更多可用的社会资源,扩大城市知名度、美誉度,促进经济发展。
而城市的资源,在硬件上,是物理空间资源的高效利用,包括空间打造和活动运营。这就给开发商的深度参与,创造了空间。
一、高度重视政企联动,参与城市建设和城市运营
政府是城市营销的主要操盘者,这一次的淄博走红过程中,政府的主导作用就非常关键。
宣布举办烧烤节庆祝活动,开辟“烧烤专列”、市内市内21条烧烤专线,专门制定烧烤地图,文旅局长甚至亲自到车上热情推介,卖力吆喝……让淄博的热度一直居高不下。
很多人说,这一次的烧烤热,是大学生滞留淄博集中隔离的疫情故事的后续,大学生自发组织到淄博吃烧烤,淄博政府只是顺势而为,城市走红也只是一场偶然。
但事实情况却并不是这样。
淄博政府在这次事情中,扮演了绝对的主导者角色。这次事件,并不是一次偶然的营销活动,而是一次精心策划的营销campaign,还作为政府规划明确写进了正式文件里。
在《淄博市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规划(2018-2025年)》中,就清楚写着强营销的发展策。
营销对象,聚焦年轻人;
营销手段,是网络渗透;
重点营销专项,是高铁营销和新媒体营销。
现在对照来看,这份方案的落地实现度几乎是100%,秒杀大部分的营销公司。
这说明,政府作为城市营销的操盘手,亲自下场统筹资源,的确拥有远超一般企业的强大势能。
在这种自上而下的城市营销浪潮中,开发商作为空间提供方,或是资金提供方,都可以主动去参与。
首先,是在城市建设方面,可以主动向政府思路靠拢。
成都从2019年开始主打“公园城市”的概念后,成都网红打卡点可以说是“批量上新”。一大波的博物馆、图书馆、艺术馆、地铁站、绿道,形形色色的网红打卡点,开始在社交网络刷屏。
从商业到公共空间,空间的设计向“潮文化”、蜀地特色和“公园城市”概念靠拢,更容易和政府宣传形成合力,获得更高的传播势能。
其次,在城市运营方面,可以深度参与政府活动,搭上顺风车。
最近五一期间,很多地方政府都在举办各种活动来进行城市炒作、板块炒作,例如沙滩音乐节、美食节等等,邀约的明星阵容也都非常强大。
对于开发商来说,如今要独自举办这样一场活动,已经非常吃力。搭上城市营销的顺风车,也是一种非常高效的营销策略。
例如,福州某央企就通过活动赞助的方式,去参与政府主办的音乐节,用极低成本就获得了一个拓客的机会,和政府官方渠道的宣传资源。
二、流量时代,体验经济+微度假,蕴藏巨大潜力
对于非旅游城市来说,体验经济和微度假,是很好的流量入口。
根据去哪儿x小红书联合发布的《五一旅行趋势报告》,总结了2023年最新的十大旅行趋势。
除了传统的特种兵式旅行、拍照打卡式旅行,越来越多人,开始专程奔赴一场自己感兴趣的演出,各种类型的艺术展、博物馆、演唱会井喷;
有人追求松弛感人生,掀起「换个地方睡觉」热潮;
也有更多的人,开始热衷乡村旅游,拥抱返璞归真的乡村体验;
还有人单纯以探寻美食为目的,开启一场旅游,淄博烧烤也是在这类消费趋势的推动下出圈……
年轻人的文旅消费,不再局限在传统文旅资源地,而是呈现出非常多元化的特色。旅行也更加的碎片化、日常化,户外露营、野奢餐饮、农场体验,也给很多中小城市和城市边缘地带的地产项目,提供了绝佳的营销机会。
一些地产项目,开始将瑜伽、冥想、野宴、露营、舞会等主打放松、疗愈的活动,作为引流工具。通过活动打造社群,通过社群形成客户粘性,提升老带新的比例。
如今的阿那亚,也早就不是依靠海浪、沙滩的自然资源来吸引客流,真正让阿那亚出圈的,是孤独图书馆、教堂、美术馆、音乐厅、剧场等一系列精神地标,以及基于物理空间延展出来的精神社群。
现在的阿那亚已经不只是一个文旅项目,而是一个文化地标。每年开展上千场活动,包括LV、华伦天奴等奢侈大牌的时装大秀,虾米音乐节等等。
日常生活艺术化,艺术生活日常化,成为阿那亚的标签。游客来到这里,不仅仅是看海,而是文化消费、精神消费。
对于很多开发商已经拿在手里的非城市核心地段的土地,到底该如何定位、如何开发、如何营销,从最新的年轻人消费趋势入手,或许可以找到突破思路。
小结
在降本增效的行业趋势下,现在的开发商做营销,早已不能一掷千金。流量时代,地产项目的定位和营销,必须要找到放大声量的杠杆解,也就是要学会借力。
借趋势的力、借政府的力、借平台的力,在城市营销的大潮中,使出项目营销的“巧劲”,才能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