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北京1月13日电(记者刘玉龙、闫鹏)自2019年科创板开市以及2020年创业板注册制改革开启,以信息披露为核心、全流程公开透明的发行上市制度改革稳步推进,改革成效持续巩固。业内人士分析,2023年资本市场改革加速,全面注册制是重要主线。专家建议,完成股票发行从审批制到注册制的转变,要着力健全市场化机制,完善股票发行注册制功能,更好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资本市场支持实体经济功能强化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2022年,A股上市公司总数突破5000家。全年A股新增上市公司428家,合计募集资金5869.93亿元。从板块来看,实行注册制的创业板、科创板和北交所分别新增上市公司150家、124家、83家,主板新增上市公司71家。
业内人士分析,科创板和创业板注册制改革在支持科技创新、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服务实体经济方面取得了成效,为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积累了宝贵经验,创造了有利条件。
光大证券研报分析,资本市场改革加速,全面注册制是重要主线。在经济转型和改革期资本市场可以发挥更重要的作用,我国在新经济动能的驱动下,资本市场体量和活跃度持续提升,以北交所快速落地为代表,权益市场扩容与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将成为未来几年重要的趋势性变化,预计我国证券化率将持续提升。
国融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张智河表示,近些年,紧紧围绕赋能企业科技创新及成果转化,我国资本市场完成了一系列制度创新。比如,精简发行上市条件,简化再融资程序,增强股权激励弹性,创新询价转让制度,推进市场化减持安排,实现长期投资者与风险投资人有序接力,引入做市商机制,增强市场韧性,这些制度的落地实施极大地调动了上市公司投产扩产积极性,有力促进了科技成果转化。
把好信息披露和退市关口
“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是我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客观要求。”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成员、证券市场专家聂庆平说,深入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既要从面上扩大,逐步从科创板、创业板延伸到主板,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还要健全股票发行注册制功能,真正从制度上进行变革,完成股票发行从审批制到注册制的转变,建立市场化的直接融资资源配置机制。
聂庆平表示,在稳步推进全市场注册制改革过程中,还需进一步把好入口关,完善上市条件,继续健全上市公司经营管理和交易行为的信息披露机制,保障注册制改革行稳致远。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副院长田轩分析,注册制是以信息披露为核心,只要企业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公平披露相关信息,企业能否上市,股票能否发行成功应市场决定,市场化是最重要的,要发挥市场在资本配置中的决定作用。同时,退市制度是否完善健康,关系到整个资本市场盘子能否顺利实现良性自我循环。
“在注册制稳步推进的市场环境下,我国常态化的退市机制正在逐渐形成。”田轩表示,如退市企业数量创新高,退市效率提升,退市的具体审查、执行也明显加大了力度等。但仍有不少完善提升的空间,包括强制退市标准仍显温和,企业规避退市“保壳”操作不断;“出口”端未形成高度适配的市场化机制;对于投资者权益保障不足等。应进一步完善标准、优化流程、健全配套机制。
田轩也强调,“应退尽退”并非一味追求退市的数量,完善退市制度也不是目的。最关键的是让市场的焦点回归到上市公司质量,让资本的力量更加聚焦于激发企业创新成长的动力。
持续提高上市公司质量
A股突破5000家上市公司的同时,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举措继续推进。2022年11月,证监会发布《推动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5)》,部署了未来三年提高上市公司质量重点工作。
光大证券分析,注册制的市场是一个更加自由、更加包容的市场,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后,伴随权益市场扩容,上市公司的质量更加重要。二级市场的流动性将进一步分化,资金向“核心资产”“热门赛道”集中的趋势将更加明显。
中国上市公司协会副会长孙念瑞表示,随着注册制改革全面落地,上市公司控制权市场继续保持活跃,并购行为进一步市场化、理性化,上市公司需要做好充分准备。上市公司要落实好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主体责任,做精主业、增强内功;增强创新能力,在国家重大战略实施中有所作为;顺应市场潮流,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
在制度安排上如何改善上市公司结构?李扬认为,应全面实行注册制,为代表科技发展方向的企业上市提供便利;完善市场发行定价,在真实准确完整地披露信息的基础上,给予市场充分定价自主权,建立市场化的股票发行询价制度,提高机构投资者询价质量,降低寻租空间,更有效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同时,应压实中介机构责任,培育合格机构投资者,建立市场化退市机制,去除上市公司的“壳价值”。
编辑:林郑宏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