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自视觉中国
一年内亏损近5亿元,研发费用约4.98亿元,连续7年经营性现金流为负……日前,首个用第五套标准申报科创板的上市公司泽璟制药(688266.SH)披露了一则“烧钱”的年报。
钛媒体APP注意到,上市前未盈利的泽璟制药上市后仍未实现盈利。2022年,作为公司目前唯一一款商业户的产品,多纳非尼放量,但依然难阻亏损。自2020年上市以来,公司已三年累计亏损12亿元。
【资料图】
在年报中,泽璟制药提到,其自主研发的重组人凝血酶和盐酸杰克替尼片治疗中高危骨髓纤维化的新药上市申请获国家药监局受理。两款核心产品虽距离商业化一步之遥,但何时能助力公司扭亏还是未知。
多纳非尼放量,难阻亏损
泽璟制药是一家专注于肿瘤、出血及血液疾病、肝胆疾病和免疫炎症性疾病等多个治疗领域的创新药企业。钛媒体APP注意到,作为首个用第五套标准申报科创板的公司,泽璟制药上市前未盈利,上市后也未能盈利。
财务数据显示,2020年及2021年,泽璟制药分别亏损3.19亿元及4.51亿元。亏损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没有产品上市,也就没有主营业务收入,同时创新药研发需要投入巨额的研发资金。直至2021年6月,公司迎来了首款创新药的上市——多纳非尼,正式开启了商业化之路。
多纳非尼是一种口服多靶点、多激酶抑制剂类小分子抗肿瘤药物,也是我国首个国产肝癌一线靶向药。作为在索拉非尼基础上改造而来的氘代药物,也是首个国产氘代药物。
近日,公司披露的2022年年报显示,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0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58.81%;实现净亏损4.58亿元,比上年同期微微扩大1.50%。值得注意的是,报告期内,泽璟制药的营业收入全部来自多纳非尼。
年报显示,报告期内,多纳非尼片的销售收入实现逐季环比增长,市场份额不断扩大,截至2022年12月31日已进入医院 653 家、双通道药房443家,全年共取得药品销售收入30167.07万元。不过,泽璟制药有且仅有这一款产品实现商业化,尽管多纳非尼放量,但纳入医保后单价下降,销量的增长未能完全覆盖降价带来的营收下降,依然无法覆盖各项成本及费用,难阻公司亏损。
常年亏损之下,泽璟制药“供血不足”,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一直为负。报告期内,公司该项指标为-3.70亿元。而在2016年至今7年间,无一例外均为负数。
研发费用高企短期内难以破解
作为一家创新药企,研发投入必不可少。数据显示,2020年-2022年,泽璟制药研发费用分别为3.14亿元、5.09亿元及4.98亿元,三年累计超13亿元。随着在研管线的增加及药物临床试验研发规模的扩大,预计未来研发投入将继续扩大。
年报显示,截至目前,泽璟制药拥有17个主要在研药品的41项主要在研项目,其中除多纳非尼片外,3个在研药品(重组人凝血酶、盐酸杰克替尼片和注射用重组人促甲状腺激素)的9项适应症处于新药上市申请、III 期或注册临床试验阶段,6个在研药品(盐酸杰克替尼乳膏、奥贝胆酸镁片、ZG19018片、ZG005粉针剂、奥卡替尼胶囊、注射用ZGGS18)处于I或II期临床试验阶段。
研发管线丰富,研发资金待解决。截至2023年一季度末,公司货币资金7.41亿,但同期短期借款5.58亿元。虽然公司仅有多纳非尼获批上市,但其处于商业化初期,因此公司当前产品销售收入仍无法满足公司营运资金的需求,公司需要通过其他融资渠道进一步取得资金。近日,泽璟制药发布完成定增的公告,公司计划募集资金14.55亿元,最终实际募得12亿元。
然而烧钱的不止研发环节,还有销售环节。财报显示,2020年-2022年,销售费用分别为3507万元、1.4亿元、2.28亿元,三年涨了5.5倍。
在一系列费用的背后,产品商业化脚步持续受到市场关注。
年报信息显示,2022年10月,盐酸杰克替尼片治疗中高危骨髓纤维化的新药上市申请获国家药监局受理,成为第一个提交新药上市申请的国产JAK抑制剂类创新药物,有望在2023年上市。
除了盐酸杰克替尼,泽璟制药自主研发的外用重组人凝血酶新药上市进程也在稳步推进。然而,这两大重磅新品上市能否得到市场的认可,是否能够覆盖各项成本及费用,助力公司扭亏还有待检验。(本文首发于钛媒体APP,作者|夏峰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