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喽小伙伴们 ,今天给大家科普一个小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或多或少的都会接触到养鸡知识_养鸡基础知识10要点方面的一些说法,有的小伙伴还不是很了解,今天就给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下关于养鸡知识_养鸡基础知识10要点的相关内容。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养鸡知识(养鸡基础知识10分)
现在猪价下跌,很多养殖户开始想搞养鸡,但是养鸡不容易。想要养好鸡,首先要掌握养鸡技术。下面我们来看看养鸡技术的10个要点。
之一,选择改良品种
在养鸡生产中,良种繁育是提高商品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基础。专业户要根据当地市场供求情况和自身条件来确定是养肉鸡还是蛋鸡,选择什么品种。同时要对所选育种品种的饲养技术和生产性能有足够的了解,避免盲目引进。
2.选择好的鸡。
鸡苗的质量是获得较好养鸡效益的基本因素。养鸡户一定要选择信誉好、有一定生产规模、技术水平高的种鸡场提供的雏鸡,之一周用0.01%浓度的盐酸恩诺沙星饮用,消灭沙门氏菌、支原体等病原微生物,做好消毒、隔离和防疫工作。
三。自制饲料
专业户根据饲养标准,因地制宜配制全价配合饲料,满足鸡不同生理阶段的需要,或者按照技术人员提供的配方自行配制饲料,一般会降低每百公斤饲料成本10~20元。
第四,加入酵母
添加适当的优质酵母饲料,减少饲料中进口鱼粉的用量。一般每公斤活性酵母粉营养价值不低于1kg进口鱼粉,每公斤便宜1.6元左右。
5.改进饲养设备,降低饲料消耗。
①改进槽的设计。根据鸡的年龄,选择有檐的食槽,食槽高度在鸡背以上2cm。
②变平面养殖为网箱养殖。平地养殖占用房屋多,浪费饲料多。笼养鸡生活在笼子里,活动少,物质消耗少。
③鸡舍温度要适中。冬天要保暖,夏天要防暑,尤其是鸡舍冬天温度不能低于10℃。如果环境温度过低,鸡体要产生更多的热量来维持体温,所以消耗的材料多,饲料报酬低。
不及物动词疾病预防和控制
1、有条件的养鸡户应进行抗体监测,这样才能保证及时接种疫苗,保证免疫质量。
2.严格把握疫苗质量。向质量可靠的疫苗生产商和供应商购买疫苗。防止疫苗生产供应单位采购疫苗。防止疫苗乱打,否则会造成抗体不稳定,需要重复免疫。
3.严格遵循免疫程序。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严格、科学的免疫规划,重点防控马立克氏病、新城疫、鸡瘟、霍乱和鸡痘。
4.饮食中加入抗生素是为了防止感染。如抗生素或磺胺类药物,对预防腹泻性疾病(如白痢)有很好的效果,但要注意用量和搅拌均匀,喂食时间不宜过长。
5.加强饲料的保存,防止饲料霉变引起的疾病。
七。饲养管理
1.定期对鸡舍和环境进行消毒,保持鸡舍干燥卫生。请定期清洗水线,一般每周一次,选择水产养殖专用水线清洗机,可有效防止水线污染,拒绝不明腹泻等肠道疾病。
2.及时淘汰公鸡。在育雏阶段,公雏消耗的材料比母雏多25%左右。如果不及时淘汰,不仅会消耗更多的材料,占用更多的饲养面积,还会影响母鸡的正常生长发育。所以更好在刚孵化的时候就消灭掉。种鸡群的雌雄比例要适当,蛋种鸡和肉种鸡的雌雄比例分别为1: 15 ~ 20和1: 10 ~ 14。如果采用人工授精技术,雌雄比例可以提高到1: 30 ~ 50,从而减少材料消耗。
3.注意对鸡的观察,及时淘汰病鸡或低产鸡。一般这类鸡占总数的5%~8%,很多可达11%。应该及时发现并消灭它们。
4.给予适当的光线。蛋鸡适宜光照时间为16小时。散养蛋鸡,从18周龄开始,每周增加半小时,直到光照16小时。灯泡的功率为每平方米2.7~3瓦(实际使用中,灯的高度通常为2米,灯间距约为3米)。注意按时开灯关灯,保持照明时间和亮度恒定。
5.及时断喙不仅可以防止鸡的断喙成瘾,还可以有效减少饲料浪费。断喙和剪喙时间分别为6~9日龄和12~17周龄。
6.采用“全进全出”的饲养管理系统,便于消毒、防病和科学管理。
八、分组喂食
群体饲养是养鸡生产的重要措施之一。作为饲养管理单位,适群要适应自己的设施、饲料和技术措施。肉鸡群不应该太大。一般一个鸡群有400只左右的肉鸡,要一直分强弱群。饲养密度为每平方米10 ~ 15只。对公母鸡进行分组饲养,不仅有利于母鸡的生长发育,提高整齐度和商品率,也能更好地适应市场。公鸡生长快,体重重,可以提前7-10天宰杀。母鸡可以作为整鸡稍后宰杀,用于烹饪和食用,可以明显提高经济效益。
九。高价出售
肉鸡出栏时的市场价格对肉鸡的经济效益影响很大,所以饲养者要经常了解市场信息,出栏的时间和数量会根据当地的雏鸡数量和毛鸡的需求来决定。一哄而上的时候,少养或者不养,大家都不养了,就多养,这样才能收获大收益。但要注意的是,不能盲目坐等价格上涨,延长鸡的周数,这样不划算,因为8周龄后,肉鸡的饲料报酬会降低,死亡率高,超重的鸡也不一定好卖。所以要根据市场情况和自己的实际情况,适时上市。
X.降低开支
水、电、药的使用要合理,各种器具、设备要维护保养,延长使用寿命,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千方百计降低养鸡成本,提高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