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新闻网讯(记者 李硕)11月3日上午,济宁市政府新闻办组织召开济宁市惠民工程主题系列(第10场),介绍济宁市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暨打击整治养老诈骗工作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方面
1-10月,全市共破获电诈及其关联犯罪案件3733起,抓获嫌疑人6250人,同比均增长2倍;劝返、拦截涉诈高危人员总计613人,全市电诈案件发案数、损失数同比分别下降61.8%和57.8%,直接避免损失4060万元,违法犯罪势头得到有力遏制。
【资料图】
一是坚决扛起政治责任。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工作,作为重点工作进行督查督办,印发了行动实施方案和行业部门责任清单,对各县市区、乡镇街道、银行、运营商的重点工作指标实行周通报、月排名,先后6次召开全市推进会,对工作落后、涉诈问题突出的县市区、乡镇街道、部门单位进行约谈。
二是保持严打高压态势。持续组织开展“云剑”、“断卡”、“断流”、“清楼扫地”、打击整治“百日行动”等一系列专项严打行动,充分依托联席会议制度和全警反诈工作机制,深化部门联动、警企协作,多方联合研判,侦查破案攻坚,始终保持对电诈违法犯罪的严打高压态势。特别是创新建立涉诈线索查办“四快”机制,市级研判支撑,县级落地打击,确保每条线索48小时内办结,有力提升了全市打击电诈整体效能。
三是广泛宣传防范。坚持以防为先,把开展“全民反诈”宣传活动放在突出位置,印发了《反诈防骗精准宣传工作方案》,组织了“全民反诈·守护济宁”暨“反诈社区公益行”系列宣传活动,形成齐抓共管、群防群治的整体合力,营造全民反诈、全社会反诈的强大声势,筑牢群众识骗防骗的“防火墙”。
四是构建常态化机制。建立完善涉诈线索数据共享、联合研判快打、涉诈人员惩戒等机制,在全省率先发布《关于惩戒非法滞留缅北人员、电信网络诈骗逃犯的通告》《济宁市滞留境外涉诈人员劝返工作责任督导暂行办法》,印发《济宁市手机卡、银行账户涉诈风险防控行业工作标准》,创新施行涉诈人员“一人一组一策一档”管控模式,积极开展境外涉诈重点人员教育劝返,组织全市银行机构排查管控涉诈或疑似涉诈银行账户7695个,有力维护了群众财产安全。
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方面
4-9月,组织开展了为期半年的专项行动。期间,全市共侦办涉养老诈骗案件326起,抓获各类犯罪嫌疑人611人,打掉团伙56个,追缴涉案资金6420.72万元。10月11日,济宁市对常态化推进打击整治工作进行了全面安排部署,健全长效常治四项工作机制,为广大老年人安享幸福晚年营造良好社会环境。
一是强化统筹协调,有力组织保障。成立了由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任办公室主任,14个成员单位参与的全市打击整治专项行动办公室,下设综合、打击、整治、宣教4个工作组和线索核查工作专班,市专项办先后16次组织召开会议进行专题部署,每周调度专项行动进展情况。制定了工作流程图,健全完善了线索分析研判流转机制、行业整治约谈机制、公检法周会商机制等系列工作制度机制,制定印发《全市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各成员单位根据方案要求细化落实,构建了“专项办牵头抓总、各部门分工负责”的协同攻坚体系。
二是广泛宣传发动,提升社会认知。将宣传教育贯彻专项行动全过程,采取“线上+线下”等方式,实行全方位、立体式、多渠道的宣传活动,将户外大屏和室内小窗口相结合,将反诈宣传与疫情防控、行业特色活动相结合,形成全市浓厚的宣传氛围。坚持集中宣传和节点宣传相结合,先后在5月、8月组织开展集中宣传月活动,组织各县市区、各成员单位在“端午节”“中秋节”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反诈系列宣传活动。相关新闻报道被中央媒体、省委政法委转发。截至目前,中央媒体刊发56篇,其他媒体刊发717篇,新媒体点击量达1393万人次,发送短信481万条。
三是突出依法打击,从严查处追究。强化线索收集查办,健全线索分析研判机制,针对上级转办、部门移交、群众举报、主动摸排掌握的线索,组织公安机关和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共同开展集中分析研判,共享信息、共同开展初查,逐一核实,严格把关。全市共接到有效举报线索243条,核查办结率100%,举报线索成案率73.2%。制定出台《济宁市打击整治养老诈骗违法犯罪执法司法联动工作机制》,针对养老诈骗形式、特点,公检法与市场监管、文旅、银保监等部门建立会商、行刑衔接机制,相互沟通研究、共同促进打击整治效果。
四是狠抓行业规范整治,追本溯源建章立制。坚持条块结合抓整治,将“行业整治”与“属地综治”相结合,推动13个行业部门和14个县市区(功能区)双向补位、协同发力。加强对整治情况的综合研判,对市直部门和县市区排查汇总的问题台账双向通报、双向认领,确保问题排查整改上下联动。累计排查各类涉老问题隐患464条,全部完成整治。加强督办提醒整治,公检法等部门对每一起案件进行溯源治理,加大制发“三书一函”力度,推动监管部门发现问题、整改问题,真正实现办理一案、整治一片的联动效果。加快建章立制,及时总结借鉴专项行动的有效创新举措和成功经验,将其固化为服务规范和工作制度,制订完善相关行业规定。市场监管、住建、民政、地方金融监管等行业主管部门已制定出台或完善原有政策性文件、规章制度24个,从源头上堵塞管理漏洞。
下一步,济宁市将认真学习贯彻二十大精神,以实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为契机,持续保持对电信网络诈骗和养老诈骗的严打高压态势,推进打击整治工作常态化,推动平安济宁建设取得新成效。一是在依法打击上持续发力,进一步健全完善依法打击机制。公安、法院、检察院等执法司法力量,坚持打早打小,露头就打。市场监管、银保监、文旅等部门加大监管识别力度,深挖掩盖在貌似正常商业行为下的违法犯罪行为,把“隐案”曝光在阳光下。二是在行业整治上持续发力,进一步健全完善行业治理机制。严格落实行业监管部门主体责任,发挥行业领域综合执法队伍的优势,常态化组织开展涉诈问题线索摸排。持续推进行业监管政策体系,细化行业标准,着力提升行业监管专业化、规范化和标准化水平。三是在宣传教育上持续发力,进一步健全完善宣传教育机制。将防范诈骗宣传纳入普法宣传计划,开展入户宣传、上门服务、热线联系等活动,推动进机关、进学校、进社区、进农村、进金融机构、进养老场所,实现常态化、全覆盖,进一步构建完善“全社会反诈”新格局。四是在督导考核上持续发力,进一步健全责任激励机制。严格落实平安建设责任制,督促各职能部门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将防范诈骗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推进、同落实。聚合行业部门、社区网格、群防群治力量,统筹发展和安全,强化系统观念、法治思维,注重源头治理、综合治理,坚持齐抓共管、群防群治,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济宁、法治济宁作出贡献。
另外,发布人还介绍了当前济宁市电信网络诈骗和养老诈骗典型案例情况,提醒广大市民朋友注意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