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 陈思琦 深圳报道

从香港出发,到深圳产学研转化、珠三角生产,再销往全国,向世界腾飞——这是深港两地逐步探索出的科创合作新模式。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连日来,深港科创领域交流对话频繁。先是福田、龙岗、南山等区代表团密集赴港拜访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等高校,表达加大优势学科建设、促进深港创新科研和转化应用的意愿;随后,香港五所高校携14个创科项目于3月8日亮相深圳创投日(坪山站),与国内百家投资机构、银行、券商等积极互动。

“香港初创项目经常碰到三个问题,一是资金,初创团队难以有足够的资金维持企业发展;二是技术,项目背后的技术支撑非常重要;三是生态圈,项目在同一地方集聚有利于技术互通,产生凝聚力。”香港城市大学协理副校长(策略研究)谢智刚指出。

拥有5所QS世界大学排名前100高校的香港,基础科研力量十分强劲;深圳以健全的产业体系和完整的产业链条见长,“20+8”优势产业集聚效应初显。在此背景下,深港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如何高效流通?深港产学研生态圈如何打造?

呼吁深圳创投资源对接香港科创项目

关于香港科研成果的落地转化,谢智刚提炼的第一个痛点——资金短缺,香港高校以各类创业孵化计划试图缓解,例如香港大学开设创新及创业中心iDendron、香港城市大学发起“HK Tech 300”计划等。

据谢智刚介绍,“HK Tech 300”计划于2021年推出,投放5亿港元,目标是3年内创造出300家初创企业。该计划分培训期、播种期、培育期、发展期四个阶段。其中,“播种期”对应HK Tech 300种子基金,项目团队可获10万港元,将创新理念转化成为初创公司。进入“培育期”,符合条件的初创公司将获最高100万港元的天使基金投资,用以发展和验证公司的营运模式。进入“发展期”,获天使基金投资的初创公司可获推荐申请最高1000万港元的外来基金资助,进一步发展成为创新科技企业。

据了解,“HK Tech 300”计划推出两年来,已有超过1300人参加了创业培训,510多个初创团队获得10万港元种子基金,超110家初创公司获得天使基金投资。

深圳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党组书记舒毓民2月访问香港城市大学“HK Tech 300”共创空间时表示,将深化深港双方在科研成果转化和科创企业投融资,尤其是“深圳创投日”方面的合作,邀请港城大共同举办“深圳创投日”香港专场,将“HK Tech 300”计划扶持的创业团队引入深圳。

香港特区政府层面的资助计划也提上日程。去年10月,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发表上任后首份《施政报告》时表示,港府拟设立100亿港元“产学研1+计划”,2023年起以配对形式资助不少于100支有潜质成为初创企业的大学研发团队分两期完成其项目:第一期是三年内成功把科研成果转化落地,第二期是随后两年内把科研成果商品化。

“深圳的资源如能参与进来,将进一步提升整个计划成功的机会。”谢智刚表示,深圳创投力量强劲,希望相关机构以深圳“20+8”产业为主线,将香港科创项目纳入考虑目标,给予港青创业团队更多机会。

除社会融资外,政府灵活的信贷政策也将为香港初创企业提供资金利好。近日,位于深圳福田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的舒糖讯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收到来自香港的首笔知识产权融资,融资额度200万元,可依需分批使用。这标志着全国首个深港跨境知识产权证券化项目完成深港两地资金募集并正式落地。

“我们通过‘内保外贷’,将知识产权作为抵押物,从香港的银行获得贷款,从境外引进资金,利息成本比较低,这是一个很大的创新。” 舒糖科技首席执行官、香港创业者何耀威告诉记者。

以科创企业知识产权为金融标的,探索“知识变现”的有效途径,深圳前海亦做出相关部署。深圳市前海管理局与香港商务及经济发展局2月23日联合发布的《关于协同打造前海深港知识产权创新高地的十六条措施》明确,鼓励港澳及国外投资机构在前海依法设立知识产权运营基金,并支持其投资于前海香港创业团队。

推动创新要素跨境便利流动

香港以雄厚的基础科研实力闻名,而香港初创项目面临的第二个痛点——技术支撑,实质是科研成果走出象牙塔、走向市场面临的困境。技术的落地转化需反复验证其成熟度与产业化应用前景,衍生出商业模式、资源对接、投融资服务等诸多工作,涉及资金、人才、科研材料等要素的跨境流动。

“我们在香港开展了大量基础研发工作,但香港本地市场不够大。背靠粤港澳大湾区,研发项目将有机会真正转化落地,推广到全国乃至全世界。”受深圳成熟的产业链配套与前海支持港青创业的利好政策吸引,港籍青年麦骞誉及其团队在香港成立的机器人公司“路邦科技”选择在前海设立分公司,并在江门设工厂,用于机器人的制造与测试。

香港研发、深圳转化,与路邦科技、舒糖科技类似的企业越来越多,对深港两地的“硬联通”“软联通”提出了更高要求。

硬联通方面,随着深港陆路口岸2月6日起全面恢复通关,两地科学家、创业者来往交流更加便利。据何耀威介绍,舒糖科技主营健康大数据与智能穿戴设备研发,在深圳河套及香港科学园都设有办公室,香港团队约10人,其中5人保持两地通勤。

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研究院院长办公室主任陈志鸿同样表示,该院落地河套,驾车前往香港中文大学只需25分钟,到香港科技大学只需1小时,两地科学家有时一周往返三四次,学术交流十分便捷。

而在软联通方面,深圳市科创委每年发布深港联合资助项目,重点支持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等新兴产业领域。“深港澳科研项目运行得比较顺畅,科研资金‘过河’也很通畅。每年一到课题申报季,香港的老师都很积极,主动寻求深圳的高校、科研机构或企业开展合作。”陈志鸿说。

需要注意的是,深港科创合作目前仍面临创新要素跨境流动遇阻、跨境政策供给与衔接性不足等问题。例如,香港科研人员参与内地项目尚未获得全面准入,相关科研人员或机构须与内地机构合作才可申请国家科研资金;科研样品、实验试剂、遗传资料等物资出入境流程较繁琐,深港两地在药品、医疗器械、设备进口、科研材料等审评审批手续、标准仍有不一致。

对此,国家科技创业领军人才、易视智瞳科技(深圳)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黄卜夫建议,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中唯一以科技创新为主题的特色平台,可面向河套实施灵活出入境政策。例如,对进出合作区的国际科研人员,颁发多次出入、时间灵活的特殊签证,实现国际科研人员“无感通关”;支持深圳海关、市场监管等部门编制企业“白名单”,对安全风险管控良好、未发生过风险事件的科技企业,加快海关对所需科研物资进口验放速度等。

联动深港科创园区打造生态圈

“科创园区的建设将形成凝聚力,大量科创项目集聚在同一地方,企业间可以互通技术,生态圈的联动能力会比较强。目前香港有香港科学园、数码港,深圳有河套、光明科学城等,希望未来双方能有更深度的合作。”谢智刚表示。

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发布的《2021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在全球科技集群100强排名中,“深圳-香港-广州”科技集群连续三年排名全球第二位。创新资源在深港穗三地集聚,若能进一步互联互通、优势互补,产学研生态圈的形成将为更多初创企业赋能。

今年以来,河套深圳园区批量引入落地院士领衔项目深圳博升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等首批11家企业,涵盖生物医药、新材料、大数据及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等前沿领域。目前,河套已落地高端科研和产业化项目150余个,形成覆盖国家重大科研平台、世界500强研发中心、香港高校科研项目、突破核心关键技术项目、深港独角兽企业、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平台的科创产业集群。

在深圳前海,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北区于去年7月正式开园,梦工场系列产业空间由4.7万平方米扩展至13.9万平方米,累计孵化港澳台及国际创业团队440家,包括郎思科技、茵塞普科技等优质科创企业。

近日,福田、龙岗、南山等区代表团纷纷赴港拜访高校。其中,南山区委副书记、区长黄湘岳率队走访香港大学,表示南山将大力推进与港大在教育教学、成果转化、校企合作、创新创业等方面的合作,香港大学(深圳)也将入驻西丽湖国际科教城。

龙岗区委书记张礼卫则率团走访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理工大学,拟在绿色低碳、医疗、智能建造等方面谋求深入合作,赋能大运深港国际科教城建设。

2020年,香港城市大学深圳福田研究院落地河套,成为首家在福田设立研究院的香港高校。近日,在深圳市人社局的推动下,深港双方对在港城大设立首个深港青年就业创业“反向飞地”达成初步意向。

聚焦前海、河套、西丽湖国际科教城等国家级重大战略平台,以香港高校在深校区、研究机构、创新创业基地等为载体,深港两地正形成合力,跨境联动的产学研生态圈已现雏形。

推荐内容